久草2/欧美另类z0zx974/日韩在线精品强乱中文字幕/japanxxxxfree韩国

5月四大行新增貸款“急剎車”

    5月,中國國有銀行體系低迷的信貸投放,讓此前超預期的制造業PMI數據看起來有些難以理解。

  6月4日,權威人士透露,5月下旬,工、農、中、建四家大型銀行信貸投放再現反常性低迷,截至5月31日,四大行新增人民幣貸款僅為2080億元,其中工行和建行維持了一貫穩健的投放態勢,新增人民幣貸款均在700億元以上,農行為520億元,而剛換帥的中行新增僅150億元,其信貸投放力度甚至低于股份制銀行。
  社會融資體系結構性失衡
  看似疲軟的信貸數據背后,中國實體經濟真實的融資需求或許被掩蓋了。
  6月4日,農行公司業務部門人士表示,2013年以來,信貸需求相當旺盛,這一點從銀行貸款定價上已經充分顯現,“新增貸款中,利率上浮的比例依然在50%上下,下浮占比只有15%左右。”
  然而另一方面多位銀行業人士也表示,4~5月份,銀行體系信貸投放持續走低,主要原因是“實體經濟狀況并未改善,貸款有效需求不足,甚至出現了單月下降的狀況”。
  此外,由于江浙沿海一帶中小企業不良貸款持續攀升,各家銀行對小微企業流動資金貸款偏好明顯減弱,多家銀行業人士表示,銀行紛紛采取主動管控小微企業貸款增量的行動。
  如此矛盾,隱喻著中國龐大的社會融資體系正在面臨結構性失衡:一方面,在信貸額度管控之下,成本較低的貸款成為稀缺資源,尤其在“城鎮化”效應推動之下,地方政府中長期基礎設施貸款需求旺盛,再度對小微企業融資形成擠出效應;另一方面,過去9個月,快速膨脹的非銀行信貸融資推動社會融資規模不斷走向新高,但并沒有傳導到實體經濟。
  在德意志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看來,上半年的實際信貸環境未必像社會融資總額的數據表現得那樣寬松。“官方報告的非銀行融資規模能夠拉動經濟增長的力度小于許多人的想象,也小于銀行貸款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鑒于到目前增長比較低迷,通脹明顯低于預期目標,下半年的信貸政策有略微松動的空間。”馬駿分析。
  地方融資平臺加速提款
  5月份四大行信貸投放不力,這回存款沒有拖后腿。
  前述權威人士透露,5月份,工、農、中、建四大行人民幣存款在經歷了前三周持續流出之后,最后一周強勁回流,當月新增人民幣存款超過4000億元。
  這也導致進入6月,存款再度從銀行體系流出,6月前兩個工作,四大行人民幣存款負增長200億元左右,新增貸款約250億元。
  2013年,中國銀行體系所謂旺盛的信貸需求主要來自于基建和房地產,一方面,地方政府換屆后,中長期基建項目加速上馬,加之原有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借新償舊”的壓力,融資需求旺盛;另一方面,在房地產市場升溫之下,中長期個人住房按揭貸款對新增貸款貢獻力度巨大。
  以4月為例,當月四大行新增信貸2455億元,再加上國開行和交行新增的約1267億元人民幣貸款,六家大型銀行新增貸款約3700億元,從其貸款結構上看,短期貸款僅僅增加58億元。
  來自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的調研顯示,今年以來平臺公司紛紛加大銀行貸款提款量。以重慶兩江集團為例,該公司成立時,與商業銀行簽署的授信協議總額約為2500億元,截至去年底,簽訂貸款合同的則有600多億元,直接入賬的為300多億元。
  然而,這一數據在今年4月已經上升到約500億元,顯示提款速度加快。同時,來自中金公司的調研報告顯示,對于地方平臺公司,銀行貸款利率仍較為低廉。目前銀行貸款利率是基準利率,而在2011年資金緊張的時候是有所上浮的。
  實體經濟的微妙變化均會反映到商業銀行資產定價端。接近工行的人士表示,該行全年貸款目標9000億元,一季度實現2500多億元,占比27.4%,符合“3:3:2:2”的投放節奏,收益率方面,今年一季度有約85%的貸款完成了重定價,其中,新增貸款利率上浮的比例為48.4%,下浮比例20.6%。“貸款收益率5.93%,比2012年下降27基點。”上述人士表示。
  各種類型的套利活躍
  2013年,金融脫媒已成不可阻擋之勢,即便連地方政府融資平臺也紛紛做出將持續擴大非銀行融資占比的計劃。
  如此背景下,社會融資規模結構性變化值得關注。以4月數據為例,當月社會融資規模為1.75萬億元,同比多增0.78萬億元,其中人民幣貸款對社會融資總量的貢獻度已經連續兩個季度降至45%,顯著低于去年同期的70%。同時,委托貸款、信托貸款和企業債新增均接近2000億元,未貼現承兌匯票增長更超過2200億元,非信貸融資相當活躍。
  在馬駿看來,過去九個月內社會融資總額雖然增長很快,但沒有傳導到實體經濟。估計有如下幾種原因:第一,由于若干事件的沖擊,使企業即使獲得了融資也傾向于“囤積”資金,而不敢或不能及時啟動投資項目。比如今年3月以來“地產政策”的不確定性的增加就使一些資金較為充裕的開發商推遲項目開工。這類“信心”問題導致了資金的“流通速度”的下降,降低了貸款和非銀行融資拉動實體經濟的能力。“第二,由于各種類型的套利,企業從銀行獲得的貸款資金以其他形式(如信托、委托貸款)被轉貸,導致社會融資總額的重復計算和社會融資總金額增長率被高估。第三,一些企業和平臺由于現金流出現問題,需要靠借新貸還舊貸的利息,使社會融資總額對實體經濟提供的“凈增”融資規模被高估。”馬駿分析。
  機構預測
  實體經濟增速同比放緩CPI走低且貨幣供應收緊
  高盛高華中國宏觀經濟學家宋宇在最新發布的中國經濟數據簡評中預測,5月份工業活動同比增速可能放緩,但月環比增速反彈,進出口同比增速將雙雙放緩。同時,CPI通脹率將因食品價格走低而下降,貨幣和信貸供應增長或已收緊。
  各政府部門將在未來幾周內公布2013年5月份經濟數據。海關總署將于6月8日公布5月份貿易數據。國家統計局將于6月9日公布5月份CPI、PPI、工業增加值、零售額和固定資產投資數據。中國人民銀行將在6月15日之前公布貨幣和信貸數據。
  5月份工業活動同比增速或放緩
  近期公布的官方PMI和匯豐PMI顯示制造業活動表現不一。高盛高華認為較為樂觀的官方PMI數據更重要,因為匯豐PMI往往與出口相關活動的關聯更為緊密。預計制造業活動可能從4月份非常低的水平環比反彈,但同比增速可能仍略有放緩。
  5月PMI出口訂單成分指數均有所反彈,高盛全球領先指數(GLI)顯示外需增速在相當低的水平企穩。不過,與外匯流入相關的潛在數據虛報問題使得中國出口數據與以上數據的關聯度并不穩定。自從4月份以來,海關總署和外管局均針對出口數據虛報問題采取了有力措施。
  高盛高華預計5月份進出口月環比和同比增速將雙雙顯著放緩。鑒于此前出口數據高報的程度顯著高于進口數據,預計本月出口數據受到的政策影響也會明顯大于進口數據。
  CPI通脹率將隨食品價格走低
  農業部和商務部的食品價格指數均顯示5月份的月均食品價格同比增幅較4月份時有所回落,但在月內呈上升走勢。食品價格的月內反彈主要是受到豬肉價格上漲的帶動。由于禽流感引起的恐慌情緒好轉,雞肉和蛋類價格也在月內略有反彈,但月均價格仍見回落。蔬菜價格在5月份多數時間里都在下跌。同時,上游生產商價格指數繼續回落,但下降速度可能低于4月份。
  具體而言,高盛高華預計5月份CPI同比增幅將從4月份的2.4%降至2.2%。隱含的季調后月環比折年增幅將從4月份的4.5%降至-0.4%。高盛高華認為5月份PPI同比增幅可能從 4月份的-2.6%升至-2.5%。隱含的季調后月環比折年增幅將從4月份的-7.8%升至-3.6%。
  貨幣和信貸供應增長或收緊
高盛高華預計,受到貨幣當局強化量化控制措施的影響,今年5月份人民幣貸款發放規模低于去年同期以及4月份的水平(均為7930億元)。5月份后半段銀行間市場的流動性顯著收緊,6月初銀行間利率進一步升至更高水平(7天回購利率超過5%)。這一變化可能反映了外匯流入的減少(這和虛報出口數據現象的減少是一致的),也可能反映了政府正在加強稅收上繳工作。中央銀行允許利率上升至并維持在如此高位的事實可能表明政策立場相對偏強硬。
    具體而言,高盛高華預計5月份人民幣貸款規模將從4月份的7929億元降至7000億元。預計5月份M2增速為15.4%,低于4月份的16.1%。